天安门是谁设计并指导施工的?
永乐十五年(1417年),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,征召全国各地工匠,前往北京继续大兴土木。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,先期北上,参加皇宫建筑设计。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,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。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(即今之天安门)。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(1421年)竣工,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,但规模较小,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,原名“承天门”;建成之后,受到文武百官称赞,永乐皇帝龙颜大悦,称他为“蒯鲁班”。蒯祥在京40多年,在正统年间(1436~1449)年,负责兴建太和、中和、保和三大殿。1457年7月,承天门被大火烧毁。八年后,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。白请他重建9开2层的木构城楼,以及两宫、五府、六衙署等,还于1464年亲自主持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。蒯祥因有功于朝廷,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,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郎,授二品官,享受一品官俸禄。 明末,天安门又被焚毁。1651年,重建33.7米,广9间,进深5间,以示皇帝的尊严,改名为天安门。
学习历史,看中华民族先祖的聪明智慧,看一看天安门的开始,经过几百年的变迁,雄伟的天安门,壮丽的天安门广场,祖国的心脏,人民的向往。
了解了!
了解了!
了解了!
了解了!
了解了!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