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本帖最后由 白山龙 于 2015-7-14 10:52 编辑
1 j4 y& g! K4 J/ X" z
% s1 B; C0 O! ]9 R2 [8 D6 W: w 肩周炎又叫肩关节周围炎,冻肩,中医:五十肩,冻结肩,漏肩风,肩痹,肩凝等。
$ J* m$ ?$ X& s2 R2 M 中医认为年老体衰,肝肾不足、气血虚损,筋骨失于濡养,加之长期劳累,又因肩部露卧受凉,寒凝筋膜而致。日久则筋脉粘连,不能活动。故气血虚损,血不荣筋为内因,风寒湿邪侵袭为外因。+ H8 M" {# ^) M+ K
: C% u Y% p( A
中医诊断:0 W& N0 q+ C5 } _$ W7 [( H
一、诊断:
3 B3 H* d, x# P, ~3 Y6 s8 ` 1、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或老年人,女多于男。左肩多于右肩。常于肩部受寒后发病。
! f% D. t9 I1 m% p 2、肩部疼痛,渐进性加重,昼轻夜重,并可向颈、耳、肩胛及前臂和手放射。肩关节上举,后伸时疼痛加剧,肩部活动受限,严重者不能做穿衣、梳头、洗脸等动作。8 R/ X$ B; r: a7 H5 q' Z
3、肩部肿胀不明显,肩关节周围有广泛性压痛,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。" x" d' \! q0 z% i3 L! @* x! j
4、常伴有颈肩综合症。
2 w d) k4 y$ {8 b4 u; o8 C' ^* ^0 G+ y4 R* \3 x: s- R
二、辨证:
; J: E9 F/ S: X3 {7 N/ x2 D" I 1、风寒湿阻证:肩关节冷痛,活动受限,患处沉重,遇寒痛增,得温痛减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沉紧。
5 o& X: d. T0 {% L 2、血虚寒凝证:肩关节冷痛,得温痛减,遇寒加重,肩部活动受限,头晕眼花,面色淡白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迟细。
& a* h% o& O9 M$ Z A U! G! @/ k 3、瘀血阻络证:肩关节刺痛固定,疼痛拒按,入夜尤甚,活动受限,舌质紫暗,苔薄白,脉涩。/ Z2 ~6 Z$ m* H W* o% r: f8 @
* d* [. p& i# p( N 中医治疗:6 x7 [+ L( X$ T
一、内治法,采用辨证论治:( x2 Z# W8 {7 l& `7 h4 R3 M. |
1、针对风寒湿阻,采用祛风除湿,温经通络。) r& `* U9 x9 u2 {
2、针对气血两虚,采用益气通络,调和营卫之气。$ a7 u9 H, o/ g+ L, y9 `3 o$ V
3、针对肝肾亏损,采用益肝肾,温经络。5 U4 n Z1 b' @- I% o( Z' m$ ^: p& M
4、针对筋骨损伤,采用舒筋通络,活血祛瘀。
$ @ k n: m1 g& D: c/ G0 ]" ~" j8 F. ?- m. Y: X# C
二、手法治疗:推拿按摩。(更是疏通经络为主)
" v' y! _1 P: Q$ o 人体十二条正经就有九条通过肩部:手太阴肺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阴脾经、手少阴心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手厥阴心包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少阳胆经。只有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没有通过肩部,但是足太阳膀胱经却是颈椎的大络,对颈肩综合症影响很大。* q S' _6 Q7 }; {
# D# a& c9 r( K. y( y% Y( G. Q- G 我自己一年前就是肩周炎患者,采用过很多方法治疗,始终效果不显著。一次偶然机会遇到一位武功高深的道家师傅,传授我“肘部击打法”,我照做一周后,肩周炎基本搞定。7 r5 _) Q3 ?% C; l( ^
具体做法很简单,就是肘部向下后部、平后部用力击打,左右轮流做三百次左右,视情况再辅之以拉伸等运动。“肘部击打法”不受条件环境的限制,有闲暇时就可以做,数量、力度全由自己掌控。以往的太极拳、体操和拉伸等动作比较柔和,效果很慢。“肘部击打法”它是通过武术动作的爆发力,撕裂粘连的肌腱组织,机体会很快修复,使阻滞的气血得以畅通,从而治愈肩周炎。开始做“肘部击打法”时,被撕裂的肌腱部位会十分痛疼,但是由于是自己做动作,所以很容易忍受,两三天后就会大大减轻。0 C& ?) x5 z6 c( Z( i
|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